菲斯塔“实战”再撞断A柱,能反映出哪些问题?
➤7月23日,福建省福州市发生了一起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事故中一辆北京现代菲斯塔疑似撞上了道路中央的水泥隔离墩,碰撞后的菲斯塔面容与此前在中保研进行偏置碰撞测试后的结果几近一致——A柱发生弯折,乘员舱空间有明显被侵入迹象。
菲斯塔的碰撞测试成绩是怎么样的?
北京现代菲斯塔作为中国特供的轿跑车型,自2018年推出以来竟然受到了不小的关注,月均大几千的销量让车辙君有些出乎意料。当然,不是因为这车产品力不行,而是当初认为这款车的调性不太适合中国市场。或许是因为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菲斯塔在2019年相继接受了中汽研C-NCAP和中保研C-IASI的主被动安全性测试。
在普遍被认为难度较低的C-NCAP碰撞测试中,菲斯塔只获得了四星评价,得分率仅有72.3%。在素有“五星批发部”的机构测试中只拿到四星,似乎已经为菲斯塔在安全性的评价上直接被一棍子打死了。
而中保研方面,在皓影事件之后,中保研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新的动向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某种程度上中保研因为皓影事件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公信力。
不过客观地说,中保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着相当高的权威性,尽管皓影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知晓,但在皓影之前测试的其他车型获得的成绩还是可以拿来参考参考的。
其中就包括了北京现代菲斯塔的碰撞成绩,但就在车辙君想要进入中保研C-IASI微信公众号查询菲斯塔具体碰撞评价的时候,才发现结果查询的页面是怎么都加载不出来,所以只好在网络上获取第二手资料了。
菲斯塔的总评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P(差),车内乘员安全指数M(中等),车外行人安全指数A(良),车辆辅助安全指数G(优)。而具体碰撞测试结果中,由于车辆结构安全性不佳,以及低配车型未配备侧气帘,所以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也只获得了M,侧面碰撞测试的成绩也是M,丢分比例较大。
总的来说,菲斯塔在两个机构的碰撞测试中都获得了比较差的成绩,安全性并不好。
事故与碰撞测试的相似度有多高?
再来说说发生于福州市的这起单方事故,从事故现场传出的图片来看,这辆菲斯塔大概是在行驶过程中以车辆的左前角撞上了道路中央的水泥隔离墩,这个水泥隔离墩的性质与中保研进行25%偏置碰撞测试采用的刚性壁障非常接近。从事故车的形态来看,左前角碰撞重叠率也跟25%差不太多。
事故中,车内的驾乘人员虽然有送院观察治疗,但都并未出现生命危险,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事故车辆属于菲斯塔车系中配置相对较高的车型,配备了侧气帘,对碰撞侧人员的上肢运动轨迹进行了良好的约束。
这是这起碰撞事故与中保研碰撞测试比较明显的不同,因为中保研所采购的碰撞测试车辆都是最低配车型,考核了厂商们在安全性方面是否对全系车型一视同仁的理念。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暂且未知,就是碰撞速度。
从事故菲斯塔A柱及车顶的弯折程度来看,两个弯折点分别出现在A柱挡风玻璃上沿位置以及B柱顶部,同样与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非常相似。从而可以判断出这起事故的碰撞速度与测试所采用的64km/h也比较接近。
所以总的来看,这起事故的碰撞情况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好在事故中的驾乘人员都并未出现生命危险。而关于这起事故的起因,我们目前也是无从知晓,按理说,在正常行驶的主干道上,不太应该无故脱离行车线,撞上隔离墩,最有可能的外部因素就是为了躲闪道路其他车辆,或者就是驾驶员自己走神了?
碰撞测试成绩重要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重要。
针对碰撞测试以及车辆安全性的话题,我们之前已经围绕相关车型或是测试项目展开过几次讨论,我们也一直认为碰撞测试成绩非常重要。当然了,还是存在不少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完全不在乎这东西,或许是他们对某种力量一无所知,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力量告诉大家。
有些人说,碰撞测试都是设计好的项目,在真实场景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可能有99%的情况都跟测试项目不一样,所以参考性不大。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真实场景交通事故千奇百怪,我们更加不能以各种不同的事故后果来衡量车辆的安全性高低,而是应该通过统一标准的碰撞测试来对比不同车辆的安全性,这个方法初中就有学,叫做排除变量法。
也有人拿标准说事,例如由IIHS发起的25%偏置碰撞测试,不少人认为标准太苛刻,并且这种小重叠率的偏置碰撞在现实场景中发生的几率很小。但有个词叫冗余,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表现好的车,再拿去40%偏置碰撞测一测,成绩都不会差,而且没有人不想看到自己的车在更严苛的测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安全性不好的车到底能不能买?
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在碰撞测试中被证明是安全性较差的车型,仍然在市场上销售着,既然在销售,那就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厂商仍在生产销售,2、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消费者购买。某款在侧面碰撞测试中撞断了B柱的车型,六月份卖出了26000多辆,排行轿车销量榜单的第四位,某款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折断,驾驶舱空间发生严重挤压的车型,六月份卖出了10000辆出头,又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其实对于安全性不好的车到底能不能买的问题,车辙君也很是纠结。
一方面,以今时今日的技术水平,要造一辆能够在碰撞测试中能拿到优秀成绩的车,大部分情况下都不算难,难也只是在部分尺寸所限的车型上的确很难周全安全性。而很多车型在碰撞测试中展现出来的安全性不佳,更多还是因为厂商的不重视,甚至有意改变车身结构,换取更低的制造成本。嗯,你懂的,我说的就是那四个字。
可是呢,厂商也并非完全无良,他们用更低的成本,转化为更低的售价,消费者对价格是最敏感的,于是销量也就上去了。这个闭环看起来是双赢的,但却存在一个致命的bug,那就是欺负消费者不懂汽车安全性,或者是像我们之前所说的,一些消费者本来是明白安全性重要这个道理的,到了真正要买车的时候,不知怎的就突然不明白了。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首先,无论开的是什么车,安全性好或是安全性不好,在驾驶的过程中都不应该掉以轻心,安全意识和技能永远是第一位的,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其次,在选车买车的时候,也得多留心汽车安全性方面的表现。关于这一点,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还真是一言难尽。在我国实行多年的C-NCAP碰撞测试,每一次的规章修订虽然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测试标准,但公正性总是备受质疑,虽然会有厂商把在C-NCAP测试出来的好成绩拿出来宣传,提升安全性方面的口碑,可是今时今日显然已经没几个人信了。
近两年好不容易冒出来一个测试标准更高,且更有说服力的中保研C-IASI,却又在前段时间栽了跟头,闹出了一个甚至比C-NCAP这十几年更大的笑话。于是作为中国汽车消费者,我们又无法通过相关权威机构去系统性地了解不同车型的安全性了。真是弱小且无助。
也有人说我们可以通过看外国的碰撞测试来选择车型,但实际上车型在引入过程中,厂商是有可能改变车身结构的,所以安全性的问题不是避开特供车就能解决的。
但我们也并非什么都做不了,就比如在买车的时候,多看一眼安全性配置,即便你认为你的技术好到不需要那些主动安全系统,但被动安全配置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像这起事故中的当事车辆北京现代菲斯塔,车主买它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但做得最对的事情就是选择了带有侧气帘的版本,有效减小了在事故中所受到的伤害。
总之,安全无小事,一定要重视?
《恕我直言》|作者:陈厚泽
推荐阅读
一款新车自称“信仰制造”得需要多大的底气?
索纳塔十就这样的产品力很难再火了
为什么说福特重新推出的Bronco是正义之作?
长期招聘撰稿人、汽车编辑,简历发至邮箱:
世界纷繁,我们只呈现有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