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联合主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中国汽车(金融)50人论坛特别支持的“2020中国汽车产业峰会”隆重开幕。峰会期间,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崔东树先生以“2020中国汽车市场分析”为题做出精彩演讲。

豪华车,自主品牌,峰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面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分析。这次报告分三块,第一块是总体走势,第二块是2021的预测,我们对2021年保持谨慎乐观,第三块是我们对未来五年、十年市场的展望判断。

我们看到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呈现相对快速恢复的良好状态,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来说汽车已经从过去拖后腿的典型情况,从负增长到今年表现相对比较优秀,1到10月份总体表现较强,10月份达到12%的增长。而且汽车无论是增加值还是各方面指标都呈现良好的回升态势,在这种回升之下,我们预计今年整个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大概在-2%左右的水平,总量达到2500万台以上,跟2019年的量差距不大,所以疫情之下我们今年的市场表现总体来看达到了相对较好的状态。

在相对较好的状态之下,出现了一种品牌加剧分化的情况。从2016年开始,整个乘商分化的趋势极其明显,2016年开始持续加速下滑之中,到2020年上半年呈现一个巨大的谷底状态,到下半年呈现一个加速的恢复特征。我们看到整个集团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分化情况,比如说上面最优秀的几个集团,下面这几个也很优秀,但是情况发生巨大的分化特征,比如说像上汽、东风、北汽、广汽这几大集团都处于一个大的负增长状态,像一汽、长安、华晨等呈现一个高增长状态,上面是中国重汽,增长的速度极其惊人,应该说以商用车为代表呈现了高增长,以豪华车为代表呈现了高增长态势。

乘用车目前整体来看还是呈现一定的增长压力,1到10月份大部分企业都属于负增长,长安、一汽大众实现微增,广汽丰田表现相对较强,大家可以看到今年1到10月份,一汽大汽、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三家仍占据主力地位,其次是吉利和东风日产,分别占据第四、第五名,之后是丰田、本田等占据第7到10位的位置。我们总体的走势呈现了基本层面的正增长状态,但分化还是比较严重。

乘用车市场逐步回暖,但与商用车市场相比,差距极其巨大,商用车今年1到10月份同比增长18%,而汽车目前来说处于-7%的负增长状态,所以商用车的增长速度比行业明显地快很多,2020年排名前十的商用车企业的增速基本上没有低于10%,唯一一个负增长是长安汽车,因为其在乘用车里面增长50%,所以相对来说商用车这一块不是它的重点。

整个行业呈现巨大的商用车超强增长状态,这种特征值得分析,乘用车、商务车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核心原因是疫情带来了行业的结构性调整的机会,如沈会长所言,我们的政策尤其在二手车的利好政策,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利好,而是对整个行业格局的重新调整。

同时整个政策的调整对今年乘用车行业发展业带来重大的影响,过去自主品牌和乘用车是鼓励的重点,今年自主品牌尤其以自强为主要特征,入门级自主出现了剧烈分化和大批量倒闭的情况。3月31号的国常会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尤其二手车和商用车这块,但乘用车尚未取得有效成果,这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时候,疫情就是博弈,疫情就是机会,疫情就是大家共同的调整。

今年出现了极其艰难的情况,这种艰难尤其在商用车表现得特别强,因为商务车的政策支持和国三淘汰,我们现在的政策,包括两类政策,正激励政策、负激励政策,正激励政策是补贴政策,负激励政策是让你无路可走的政策。国三的车上不了高速,走不了市内的道路,基本来说痛苦难行,你做不了生意,干脆就换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过去出现问题的问题点,变成了我们的机会点,过去的假国三盛行,导致了现在国六的卡车、货车高增长的情况。

而乘用车市场就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压力,今年1到10月份按照我们统计的零售数据大概是-10%,批发也是-10%的状态,整体来看,呈现一个相对比较低迷的走势特征,增长压力明显来说还是比较巨大,而且我们预计,11、12月份也不可能出现2016、2017年的高增长状况,可以看到,2016年、2017年从7到10月份是高增长,目前来看没有出现一个双位数的高增长,仍然是在个位数增长的特征中,出现的核心特征是高低端的分化,豪华车在疫情之后呈现了以疫情之前更强的高增长特征,同比增长速度大概30%多的高增长,而自主品牌从过去的相对比较好的状态到现在比较低迷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出现了几次增长机会,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和2015年股灾之后,两大机会点推动了自主品牌高增长,而今年自主品牌呈现一个较大的增长压力,或者这样呈现了一个正常分化的特征,这里分化的原因,我们认为核心并不是因为我们厂家自身出现了分化,我们厂家,包括豪华车的这些领导者和我们自主品牌入门级的领导者都是很优秀的企业家,而他们面临的是谁在风口上,谁被后浪拍死。整个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分析,企业的销售均价在什么位置决定你企业命运,企业的销售均价达到25万块钱,你是猪都能飞得很高,如果你是销售在8万块钱以下的企业,你是一个猪肉也要被摔死在沙滩上,因为根本没有机会,8万块钱以下的企业连续4年只有10%的企业能实现增增长。25万块钱以上的企业连续8年全面地正增长,一个是10%的正增长,90%都是下滑的,一个是100%全是增长的,高低两端的市场分化极其明显,8到12万块钱只有40%是增长的,到了12到20万块钱就有60%的企业是增长的,到了20万以上100%的企业增长。所以你在哪定位,你的产品在哪了,决定你企业生存的机会在哪,如果不卖高价车,再努力也要被摔死。

入门级的老百姓的购买力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豪华车的增长速度大概是这样的,这是我们豪华车品牌表现比较优秀,当然这里最优秀的是红旗表现得特别强,其它的基本上全部是正增长情况,到了10月份基本上全面正增长情况,像宝马,在10月份还处于明显的自身约束情况下,增长速度30%,通用、一汽奥迪都表现极其优秀的特征,像特斯拉中国,来了以后迅速就能过上好日子,长安伏特也是这样的,也表现得特别优秀,所以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豪华车的好日子是超过好的感觉,豪华车的好日子因为受疫情期间的影响,尤其我们海外游各方面的海外公务等等变成了国内游,使国内的消费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同时疫情期间购车的热情,就跟沈会长讲的一样,基本上来说出行在2003年非典时期也是购车的热潮,今年也是购车的热潮,大家都知道公用交通出行并不安全,私人出行是合理选择,豪华车表现大家可以看到是这样的走势,自主品牌基本全是负的,除了长安、红旗之外,而且负的数基本上都到20%左右。豪华车的都是同比增长20%左右,而到了10月份同比增长速度也还是在努力地回正的状态,像吉利汽车很优秀,也是只有2%的水平,像五菱谁需要什么就造什么,也增长只有3%,五菱宏光这种车月销3万的基础上去获得了效果,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像上汽乘用车、比亚迪、东风,总体表现都是压力比较大的情况,合资品牌也出现了剧烈的分化情况,大家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呈现了连续几年下行情况,日系品牌呈现了快速的恢复情况。我们认为主要还是疫情之后消费的结构推动,整个购车成为消费者共同的选择,所以对于整个的高端群体的购车热情带动很大,过去有些富人高端人士还是想着共享出行或者是绿色出行,现在来看所有的出行方式最安全的是个性化的私家车出行,这次我们国家在2021到2035的新能源规划中明确地删除了共享化,我们认为这是极其正确的方向,因为共享化并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趋势,而是一个社会的商业模式,所以私车出行将是未来我们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在这个趋势下我们的区域特征也发生明显变化。2018年是南强北弱,华东华南尤其广东广州表现得特别强,到了2019年南北差不多,2020年是北强南弱,广东市场我们每个月都在做监控分析,真的比全国市场差很多,所以广东地区面临着极度调整的压力,另外一个是大中小型市场,过去我们市场下沉,因为那些人没有车,所以他们买车热情会比有车的人更快更强,但是从目前短期情况来看,他们并没有比有车的人更愿意买车,因为他们没有钱买车。而在特大城市、限购城市市场表现越来越强,小城市表现实际上在萎缩之中,所以呈现了高低端的剧烈分化情况,主要是购买力出现了问题。

新能源车今年呈现了高增长的特征,从7月份开始新能源车一路高增长,7月份实现两位数增长,到了10月份已经实现三位数的增长,是120%的增长,从6万台到13万台的规模,零售表现呈现超强特征,行业内认为这是一个异常情况。大家看一下2018年这条黑线,发现今年的走势实际上是相对正常的走势。新能源车的表现呈现了巨大的分化特征,现10月份的增速基本上都是三位数的增速,像比亚迪、五菱增长了379%,比亚迪增长了86%,上汽乘用车增长330%,长城增长了35%,基本上都是超高速增长,所以行业呈现了乘用车巨大的分化状态,我们的乘用车逐步摆脱了补贴的影响,抓向了市场化需求的拉动的结果,所以在A级和B级高低两端市场出现了相对较强良好发展的态势,同时各个势力在良好的发展,尤其新势力的表现相对比较强,自主品牌表现相对平稳;合资品牌目前在新能源车方面的份额,只有大概6%的水平;主流合资企业传统车占到50%以上的份额,目前在新能源车只有6%的份额,豪华车也只有1%的份额,所以行业面临着结构性增长和未来的巨大挑战的特征。

关于未来新能源发展的趋势,我们的新能源车发展在北京、上海表现很强,纵观在城市里卖得好的车,目前传统车企和豪华车并没有被主流限购城市——北上广深消费者所认同,而造车新势力被充分地认同,所以传统车要想转型新能源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而他们选择的市场基本上都是出租、网约、共享用车,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个市场不可持续,而且是政策推动之下畸形的市场。

2021年我们的预测是要稳,一定要对未来市场保持冷静态度。我们预测,2020年零售下滑7%,2021年呈现零售增长7%,批发增长9%的状态。我们每个月都在做预测,每个月的预测我们都悲观,今年的市场一路来说表现出超预期的良好走势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明年的市场仍然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2021年如果我们简单地组合,是19上+20下的组合,也就是说上半年我们今年受疫情影响,就按照19年的状态推过来,下半年总体走势比较正常,按照今年下半年做明年下半年的计划,一组合简单就是12%。另外还有一些利好因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论来说我们预测10%到15%之间是一个极其正常的状态,但是我们要谨慎考虑,明年来看整个经济前高后低,而且面临不确定的情况,是不是一个V型反转,我们现在说不清楚,因为现在整个美国新政府的态度、中美关系以及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的状态是否能维持不好判断。

利好因素明年很明显,明年春节大概是2月12号,后年春节是2月1号,明年是一个绝对的消费大年,按照增速去测,大概一季度增速零售上是至少70%,2季度至少4%,三季度、四季度我们给设成0,至少12%。如果从我基础条件来看,明年很好,春节旺季,基数开门红。我们认为今年的复苏整体从消费推动惯性来看,应该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够过去,目前来看2021年在消费上不会出现急剧断层的变化情况。

但是我们认为依然存在巨大的担忧,不容乐观。今年一到三季度,我们发的钱大概是30万亿,去年一到三季度发了20万亿,人民币贷款、企业债等等呈现的高增长,地方政府债呈现高增长状态,这种债务高增长明年不一定能发得了这么多的债,地方政府就干不了这么多活。

另外中国杠杆率迅速提升,核心的杠杆率提升并不是居民的消费集中,而是基于房地产推动的中长期贷款大幅的高增长,这个问题是难以获得有效解决的,我们的居民债务呈现持续爆发性的高增长情况,导致其消费购买力无法有效地释放,尤其中低端入门级的消费购买力在房地产的推动之下很难获得有效增长。除了购买力的分化,整个消费群体变化中需求在逐步下降,换购群体的需求在逐步地增长,今年换购和增购两大群体推动增长,而明年首购群体能不能得到有效恢复不好判断。第二是中长期的人口问题,大家看这条黑线,人口增长的最高点,除了60年代的人,后面就是80年代末,89年前后是人口出生最多的时候,90年代之后人口出生一路在下滑,90到95年实际上一个高台阶,95之后又是一个台阶,到2020年才逐步稳定下来。

而高债务带来的居民恐婚是最大的问题,中国人结婚变化速度超乎惊人,结婚从过去的1300万对,2015年有1200万对,2016年有1100万对,2017年还有1000万对,2018年还有1000万对,2019年已经变成900万对。随着房价的爆增,结婚的人口出现爆发式的下跌。目前来看结婚人少,买房人少,购买力更低,这个状态能不能迅速改变?我们今年经济核心增长点,一个是出口,一个是房地产,以恒大卖房这么热、这么火爆的情况下,人家说打几折卖,但是销售额没打折,今年销售额又比去年高增长;另外我们的出口高增长,但出口额还是负增长。

明年的趋势能不能改变?我们不能对未来的市场太乐观,人口是80年代已经给我们定下来未来的购买力,目前的债务也不可能一笔勾销。各地的促消费政策明年是否能像今年这么大?所以明年要谨慎,今年的行业还是处于利润下跌期,过去干汽车的都知道,利润率8%多,现在降到了6%左右的水平,并不是特别高,而且这几年利润持续快速下滑,明年实际上还是在烧钱的季节,厂家很不容易,既要保消费,又要保结构。我们传统车这块要多卖点,同时我们还要保证我们的新能源车要达标。所以,我们明年传统车、混合动力、新能源各方面都要推,尤其是插电混动和纯电动都是赔钱的,没有挣钱的,除了像小鹏卖了20多万的车能够挣到钱以外,我们的新能源车纯粹是快速跌价的市场,不降价的新能源车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企业目前靠新能源车真的能够盈利,除了特斯拉之外,所以明年的日子极其不好过,我们不认为明年大家可以高枕无忧,或者我们一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同比增长也是较好的,一看上半年同比增长30%,这个数据看完之后容易出现误会,明年我们还是要保持谨慎。

但是,对未来市场我们保持乐观态度。内循环是我们的大趋势,通过内循环我们会改变目前问题,让入门级消费群体更有钱消费,而不是更有能力去买房,因为我们中国的住房已经世界领先,中国人均1.5套房子,房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过剩,我们如何从购房消费转到购车消费,是我们发展的核心重点,所以内循环核心的就是促消费,促消费的核心通路就是促车的消费,另外一点,我们目前看到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汽车普及率相对比较低,而摩托+电动普及化很高,电动化是我们出行的重大一个改变,电动化出行核心的特征是低成本,我开着我们家的电动车远比你坐公交便宜多,我开电动车1公里5分钱,百公里5块钱,我坐公交一公里那也很贵,我坐公交的两块钱大概可以坐自驾车,开电动车可以开40公里,所以未来来说高铁挤压了乘用车的空间,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挤压的乘用车空间要重新被夺回来,因为电动化之后,我从天津去北京,凭什么要坐高铁去?高铁50块钱,能开1000公里以上,而且效率极低,我开电动车去,天津到北京也就6块钱,电动车的成本,买了车以后,其它成本几乎很少,所以电动化未来来说整个家庭出行,前一段时间我们认为摩托各方面发展比较快,未来来说都要回到电动车,电动车还降低了我们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所以车子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中老年化大趋势下,个性化出行会发展成为主力,不能让老人都去坐公交,老人实际上要开自己的车子,年轻人可以挤公交,让老人去挤地铁并不合理,而过去老人是没钱,未来来说70岁以上的也可以考本,同时我们对车这块老年人有更多的增长需求,所以新能源车将呈现新增长的态势,在这种高增长之下,2035年、2040年,4千万,我们认为是一个合理的目标,同时未来几年增长的核心动力就是我们新能源车的增长,未来的新能源车至少平均增长速度在40%以上的高增长,所以整个来看传统车面临着在近十年期间保持稳定,2020年到2030年保持稳定,所以咱们沈会长所说的4S店模式长期存在,我是完全赞同的,我们认为4S店模式在2020到2030年我们的销售量相对稳定,我们的保有量持续增长,但未来来看整个电动化仍是我们大的趋势,而且随着我们中国车市销量的增长,我们认为高增长在目前的调整之后未来是有巨大机遇的,中国车市是有美好未来的,谢谢大家!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2020中国汽车产业峰会”直播专题!

豪华车,自主品牌,峰会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仅作为参考资料,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