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分析
今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通知),部署了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其中,涉及汽车领域有多项。随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相继按照分工也发布了“证照分离”改革措施,基本上市落实和细化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通知内容。
表1:2021年国家有关“证照分离”改革政策汇总
“证照分离”改革措施能够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利好行业、促进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消息。因此,本文综合国务院、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证照分离”改革政策文件,梳理出有关汽车行业内容,供行业人士参考。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许可事项优化审批服务: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车企进行产品自检自证
国务院“证照分离”通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许可事项措施为:“将产品参数变更扩展由审批改为备案,推行产品准入企业自检自证和系族车型管理”。工信部《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是对该内容的贯彻和细化,详细情况如下表。
表2:工信部《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涉及汽车行业内容)
可以预见,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整车企业产品准入工作量。此外,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车企开展自检自证,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产品检测认证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促进检测认证行业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水平。
工信部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已试行过自检自证方式,企业可以使用研发验证测试报告结果替代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只要承担相关测试结果真实有效,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即可。
从事强制性认证和检验检测机构准入事项:从事强制性认证机构不再由国家指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也将实行告知承诺制度
从国务院“证照分离”通知和市场监管总局文件来看,市场监管总局主要是贯彻前者要求,并针对性的给予细化,便于行业相关主体遵循政策操作。详细情况如表3。
表3:市场监管总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涉及汽车相关内容)
简单来说,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今后采取告知承诺制,只要机构自愿承诺并提交材料,可当场作出许可。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工作将更多放在事中事后来推动。告知承诺制度也将适用于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领域。此外,工信部还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备案管理,未备案的,将不能承担产品准入公告检验工作。
对于认证机构资质的认定,总体精神是取消国家对认证机构的指定,可以采取申报审批或者告知承诺方式,具体是采取哪种方式,还要根据告知承诺方式风险的大小决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对认证领域目录进行全面梳理,确认风险等级,对风险等级低的认证领域实施告知承诺制。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强制性认证中,风险等级低的品类有望推行告知承诺制。
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运输证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网络预约出租车包含在内
从国务院“证照分离”通知来看,交通运输部需要牵头改进两项汽车领域相关“证照分离”事项,包括出租车汽车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审批优化服务,具体情况见表4。
表4:交通运输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涉及汽车相关内容)
以上两项改革举措均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另外,网络预约车作为新生事物,在经过一个阶段的野蛮生长,也已被纳入到管理范畴之内,行业发展将愈加规范。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
从国务院“证照分离”通知来看,商务部需要牵头改进一项汽车领域相关的“证照分离”事项,即机动车报废回收(拆解)资质认定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不再将注册资本、场地面积等作为资质认定条件。详情见表5。
表5:商务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涉及汽车相关内容)
汽车领域“证照分离”改革措施,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检测认证、客运许可、回收拆解等多个环节,汽车市场主体降低成本、激发活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