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9日,“中国车谷2021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论坛”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武汉市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与盖世汽车联合承办,主要围绕智能汽车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涉及到人机共驾、地图定位、人工智能与芯片、仿真测试等多个热门领域。以下是采埃孚中国区电子与驾驶辅助系统工程副总裁邢勋的发言:

自动驾驶,采埃孚

采埃孚与东风的渊源比较久远,目前东风乘用车上所有的L2、L2+ ADAS系统都是由采埃孚提供的,包括助力东风一些量产的项目,我们非常感谢东风在过去的四五年来对采埃孚的大力支持,今天很荣幸参加这次的活动。

今天我主要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就运算平台来说,不管什么样的平台和算法,都需要融合感知算法的集成,对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基于这个条件,我们采埃孚推出了一个采睿星产品(ProAI)。

首先讲一下市场,从现在到2030年这个发展阶段中,在2026年以前是以L2和L2+为主的阶段,我们从2026年开始,慢慢可以看到一些L3项目的量产。目前我们看到激光雷达或是采埃孚的长距雷达,都是在为L3做准备,但从市场的成熟度,以及对产品追求路线的理解有限,我觉得在2023年年底之前,L3还是只是小批量的一个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步对L3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后,将会在2026年以后进入一个加速阶段。这是整个市场的一个分析,预计到2022年,以L2 以及L2+为主的市场约有6亿,但到2030年,ADAS仍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预计 L2、L3、L4将占整个ADAS/AD 70%的份额。真正的分水岭会在2026年,目前国外所有的大厂都在预研L3的量产,因为传感器数量增多,这提升了对域控制器的要求,对运算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会看到整个市场发生的变化。

按照采埃孚的ADAS发展路线,从NCAP五星的ADAS系统,到可扩展至可支持L2、L2+、L3、L4不同产品的架构,前一阶段是ADAS功能,后一阶段做一些目标级的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需要把传感器,包括长距离雷达、视觉、激光雷达等融合进去以后,对于运算能力的需求就会更高,同时对于中央域控的要求是需要通过一个满足算力,性能,硬件稳定的平台来实现。所以这就是从多域控制器到中央域控制器的一个演变。基于这样的一个路线图,我们推出了中央域控制器的采睿星系列。

采睿星这个产品是基于英伟达的芯片进行开发,当前这个是业界体积最小设计。我们这个设计采用了风冷的方案,原因在于目前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是一个融合状态,目前逐渐向电动化趋势发展,但是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所以风冷是两种车型都兼容的。同时,相比上一代的产品,基于英伟达Orin的最新一代采睿星,整个的系统性能提升了66%,而耗能降低了70%。因此,主动风冷的解决方案是非常经济且合理的一个方案。某国外整车厂将在2025年初实现量产的所有车辆上装配采埃孚的采睿星产品,国内目前的定单,实际上的量产时间比国外时间要早。在中国的部分主机厂预计在2023年9月就可以进行搭载。这个产品性价比比较高,且具有可扩展性,可以支持不同的算力平台需求。

大概介绍一下,我们整个产品的设计思路。你会看到它是加载了一个风冷方案,同时我们可以实现风冷与水冷相对灵活的切换,且不会对整体的设计带来太大的影响。产品设计可以实现最多10个以太网接口,12个摄像头和输入,且兼容12V、24V,同时满足商用车和乘用车的需求。对于应用场景,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一些自动驾驶小巴的运行场景,实际上是已经在欧洲营运的车辆,目前主要是比利时、荷兰的工业园区。这个是我们通过采睿星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实现的L4功能的小巴,这个方案实现了在物流园区中的一个真正商业化运营,这家公司也是目前我们采埃孚全资收购的公司。这辆车我们在新加坡也有在运营,是L4的概念,目前是基于我们上一代的采睿星版本开发,下一代产品我们将在今年年底进行搭载,进行上车调试,包括提升内部的融合感知的算法等等。

最后,介绍一下采埃孚,从公司来讲,我们拥有全栈的解决方案,从感知,控制,决策到执行。采睿星(Pro AI)包含多款传感器组合、雷达、激光雷达、视觉感知及成熟的控制算法,结合高性能转向系统以及制动系统,不管是L2、L3、L4,都可以轻松应对。包括中间件,控制算法,采埃孚都有自己的开发团队,特别是中国团队的能力在逐渐提高,将更好的支持及快速应对中国客户的需求。我们的团队可能是全球第一批量产L3,L4的团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依托我们内部对整车控制以及全套执行器的理解,因此,通过我们在国内各个事业部之间的无缝融合,也能够更快更好的将一些高级别自动驾驶推向市场。希望采埃孚的全栈式方案,无论是在ADAS层面,还是其他执行系统的层面,甚至中间件,软件集成方面,都可以通过中国的团队的努力,助力主机厂快速实现量产,快速投入运营。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