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大众集团CEO迪斯此前“抢夺特斯拉市场份额”的“狠话”正在实现。那么,在其与特斯拉共同的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大众何时能够实现反超?同时,在大众的带领下,同样加速布局电动化的宝马、奔驰、奥迪等德系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又何时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近日,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网站EV Sales公布了4月欧洲电动车销量排名,大众ID.4、ID.3分别以7565辆、5941辆斩获冠亚军,而此前备受追捧的特斯拉主销车型Model 3则跌出前二十名,仅售出1244辆,环比跌幅高达95%。

数据显示,特斯拉4月全球销量5.3万辆,环比下滑43.44%,其在各主要区域市场均呈现两位数的大幅下滑。其中,特斯拉4月在中国市场销量11671辆,环比下滑67.10%;另有消息显称,特斯拉5月在华订单较4月减少近一半,由1.8万份降至约9800份。瑞士信贷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特斯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已由3月的29%骤降至4月的11%。

“马斯克(特斯拉CEO)所做的许多事情之一,就是推动行业认真对待电动汽车。”福特前CEO马克-菲尔兹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他现在面临着真正的竞争,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一些主要市场上的份额承受着很大压力。” 菲尔兹认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当前的份额变化,要归因于大众、通用、福特等传统汽车巨头在该领域取得的进展。

加速电动化转型布局

伴随去年12月,迪斯获得大众监事会的“全力支持”,大众也由此开启了“向着领先的个人出行服务提供商加速转型”。今年3月,大众品牌发布ACCELERATE(加速)战略,以加速数字化、新商业模式和自动驾驶方面发展。随之,大众集团也公布了未来十年的电气化规划,并推出涵盖硬件、软件、电池和充电,以及出行服务四大方面的全新平台化战略。

尤其在中国市场,大众预计到2025年,其整体新能源销量将达到475万辆,MEB平台国产车型达15款;在华产品组合35%为电动车;年销150万辆。2030年前,大众新能源车型在华年销量将达到200万辆,累计1200万辆。对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谈论最多的、炙手可热的新兴企业可能卖的是4、5万辆左右,而我们希望是几百万台,这是数量级的区别。”

创新BMW iX

BMW i4

与此同时,引领高档车市场的宝马、奔驰、奥迪(BBA),也不约而同加速电气化、数字化等领域布局。其中,宝马在BBA之中电气化布局相对较早,其专注新能源的i品牌如今已迎来第十个年头,从早期的i3、i8到首款纯电SUV ix3,再到刚刚发布的iX和i4,电动汽车正在成为宝马愈发重要的销量及利润来源。

今年3月,宝马宣布全面锐化企业战略,以“三步走”构想推动向可持续的数字化智能出行转型,计划到2023年在全球提供约12款纯电动车型,覆盖约九成细分市场。2025年,宝马集团将完成第200万辆纯电动车型的交付。未来十年左右,集团将在全球累计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工业化是要讲时机的,我们是择机而动。”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乐告诉记者,“电动化方面我们之前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一直在积累各项技术,并观察合适的时机进入市场。现在,我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宝马集团正在全方位转型电动化发展。”

奔驰方面,也在“2039愿景”指引下,加速推进“电动为先”战略。奔驰计划至2025年实现25%以上的销量为纯电动车型;至2030年,插电式混动及纯电车型将占其全球销量的50%以上。至今年底,奔驰将共有四款EQ纯电车型引入中国市场:EQC、EQB、EQA和EQS;继EQC之后,EQA和EQB将于年内在北京投产。

而作为大众转型的先锋,奥迪亦在集团强大的协同效应下,全力推动其“电动化蓝图”。今年2月、4月,奥迪e-tron GT及奥迪Q4 e-tron系列车型先后全球首发,进一步扩充其纯电车型阵容。目前,奥迪e-tron已在华实现国产。此外,奥迪与保时捷共同研发的高端电动平台PPE技术也于2021上海车展首发亮相。

规模化助力可持续发展

对比来看,目前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在销量方面仍占据优势。蔚来CEO李斌近日也公开表示,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电动车加在一起,销量也不及蔚来。然而,从趋势来看,具有百年造车经验的德系汽车巨头们,无疑有着让人看好的理由。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还未有(电动车销量反超)迹象,但它们(德系汽车巨头)在规模化、协同效应,体系能力上,肯定是具有巨大优势的。

在迪斯看来,“规模化在电动汽车时代的重要性要大于其在燃油车时代的重要性,”他认为,各品牌电动车产品之间真正的差别在于,是否具有成本优势,是否有高标准、高质量,以及全球规模,而这正是大众的强项。

这一点从各方最新的财报上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一季度,蔚来、理想、小鹏等国内造车新势力,虽然在毛利润和毛利率上都为正,但仍未摆脱亏损境地。而特斯拉尽管已连续7个季度实现盈利,但也被指过分依赖碳积分及比特币交易,如若单纯依靠汽车业务,其一季度甚至亏损1.81亿美元。

反观大众及BBA,一季度均实现盈利。其中,大众、宝马净利润均超过34亿欧元,戴姆勒更是达到53.5亿欧元。当然,这与其近年来普遍采取的降本增效举措有关,但这也恰恰凸显出其强大的规模化效应及体系能力,从而在行业前所未有的变革面前仍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传统车企其实很早就在观察和研究电动车市场的变化,之所以“入局”慢,除了大企业的决策机制外,还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综合配套和市场风险等因素,“它们一旦做出决定(做电动车),将会是规模化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