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此外,工信部将加强协调力度,加强供应链精准对接,使汽车芯片能够在供给能力上全面提升,使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领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肖亚庆强调,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三个突破”:

一是技术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与2012年相比,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时下降85%左右。

二是产品突破,续航里程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很多车达到500公里以上,虽然实际运行中还有一些问题,但总里程提升幅度比较大。

三是市场突破,连续六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截至上月底,累计推广已经超过了700万辆。今年1-8月份,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181.3万辆、17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将近2倍,整个汽车销售有些压力,但是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

肖亚庆表示,总体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期。新能源的续航里程、充电是否便捷、安全水平、智能化控制等这些方面都是大家选择的重要考量,也是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督促解决的问题。

肖亚庆指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下一步,企业要做大做强。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各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促进,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要抓好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推动提高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希望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有区域特点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现在有不少的试点有新的突破,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展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以及自动或辅助驾驶功能。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更喜欢买,用起来也更放心。

针对社会比较关注的汽车芯片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的制造产能持续紧张,各行各业都陆续出现了“缺芯”问题,对全球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分析原因主要是两个:

一是全球疫情暴发使得制造企业普遍放缓了产能扩充计划,这样造成了产能供应和需求间的错配;二是疫情持续不断反复,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关停了一些芯片生产线,造成了产量减产,使得部分芯片出现了断供现象。

针对目前供需矛盾紧张的突出问题,工信部和有关部门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以专门协调机制来解决当前的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加强地方政府、汽车整车企业和芯片制造企业之间的对接,使其在供需上进一步地精准,来缓解或者尽可能减少对汽车业发展的影响,提高供给能力。

特别是针对当前一些特定的芯片生产供应极度短缺问题,工信部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联系,推动国内特别是国外的企业复工复产,尽可能地保障一些特定芯片的供应。同时,采取措施加快推动替代方案,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简化流程加快审批,使替代芯片尽快地推广应用。尽管现在得到了一定缓解,总的来看,芯片供应链紧张的问题还要存在一段时间,当前仍比较严峻。

田玉龙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协调力度,加强供应链精准对接,使汽车芯片能够在供给能力上全面提升,使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有三项措施:

一是保障稳定运行。加强对汽车行业发展和芯片制造供应能力的监测,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在汽车企业存在的短缺问题,积极扶持芯片制造企业加快提升供给能力,加快替代方案投入运行使用,优化整个产业链布局,使芯片供给能力从长远期来看形成稳定供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特别是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继续深化开放合作。芯片是全球化的产业链,要想维护好供应链产业链畅通,就要加大国际合作,稳定国内外供应渠道,畅通渠道。特别是与国外加强在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标准法规上的开放合作,使我们芯片产业链供应链按照双循环的要求进一步稳定发展,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高质量地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